近日,我院张虎才教授团队通过对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位于赞比西河口的U1477站点的沉积物研究,首次系统重建了赞比西河流域过去15万年的沉积物来源变迁史,揭示了构造活动与气候变化对非洲第四纪河流演化的协同驱动机制。该成果以“Provenance analysi...
长期以来,鲟鱼的濒危机制与保护措施深受全球鱼类学研究人员的关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大江大河中水利设施的兴建,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源和清洁能源,但同时也对包括鲟鱼在内的水生生物洄游习性带来了显著不可逆的生态学影响。一些...
2025年5月15日,著名学术期刊《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植被结构功能与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河湖水系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筹)/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苏豪杰课题组成果“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loss of ...
我国东北地区松花江流域的松嫩平原极其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和人类化石(遗迹)长期以来吸引着科学界、政府和社会人士(包括为数不少、但具有丰富经验的业余化石收藏、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化石的种属鉴别及演化分析、可靠的年代测...
近日,我院谢平和王海军研究团队联合南京大学徐驰教授及丹麦奥胡斯大学Erik Jeppesen教授等国内外学者,通过搜集分析云贵高原过去70年来的鱼类分布数据,从物种多样性和谱系多样性等角度发现云贵高原鱼类群落正在发生同质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