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简介
云南河湖水系是我国重要经济区域的上游水源地和生态安全屏障,承载了全省人民的生产生活。然而,云南河湖水系普遍面临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和恢复力弱等严峻形势,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年,由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和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共同承建的云南省河湖水系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筹)(Yunnan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River-lake Networks),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建设。
目前,实验室拥有固定研究人员32人,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10余人,团队人员结构合理、学科交叉明显、后备力量强大。
科研设施上,在河湖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方面建成了专业化智慧化实验室及监测模拟平台;同时,联合建设了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云南抚仙湖高原湖泊站、云南澄江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研究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云南省院士工作站、云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及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杞麓湖、星云湖)等高水平科研平台。
为深层次增进对云南河湖水系的科学认识,助力实现由局地环境改善与生态修复向生态系统恢复力提升及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实验室形成了三大特色研究方向:
1、河湖水系生态过程与驱动机制
2、河湖水系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
3、河湖水系资源利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
围绕三大研究方向,实验室承建单位近年来已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3项,其中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在蓝藻水华监测预警、水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为河湖水系的保护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实验室将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在引领学科发展、对接地方需求和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为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添砖加瓦。
二、主要负责人
王海军,研究员,实验室主任
谢 平,研究员,实验室学术带头人
张虎才,教 授,实验室学术带头人
周起超,研究员,实验室副主任
刘 勇,教 授,实验室副主任
段友爱,高 工,实验室副主任
刘 琪,助理研究员,实验室办公室主任
三、学术委员会
主 任:
桂建芳,院 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副主任:
胡金明,研究员,云南师范大学校长
陈利顶,研究员,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院长,国家杰青
委 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异晖,正高工,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
韩博平,教 授,暨南大学一级教授、学科负责人
霍守亮,教 授,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杰青
姜 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
鲁祥兴,正高级农艺师,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院长
潘学军,教 授,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
吴庆龙,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国家杰青
吴学灿,正高工,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
杨逢乐,正高工,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
杨文俊,正高工,长江科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