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云南省河湖水系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筹,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启动会暨学术报告会在云南大学呈贡校区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顺利召开。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原所长桂建芳院士,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院长陈利顶研究员,及其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潘学军教授、暨南大学韩博平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吴庆龙研究员、长江科学院副院长杨文俊正高工、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杨逢乐正高工、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院长鲁祥兴正高级农艺师;重点实验室特邀专家、丹麦奥胡斯大学Erik Jeppesen教授;云南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申仕康,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廖峻涛,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余艳红,以及重点实验室成员参加会议。

(颁发学术委员会成员聘书)
启动会由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海军研究员主持;申仕康、廖峻涛、余艳红分别致辞,桂建芳、申仕康、余艳红、王海军共同为重点实验室揭牌。
桂建芳院士主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王海军从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背景、研究方向、组建基础、团队架构及未来规划等方面作实验室建设工作报告。学术委员会与会成员从重点实验室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管理机制、建设举措与条件保障及近期建设目标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云南大学东陆特聘教授、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张虎才主持学术报告会。吴庆龙研究员、余艳红正高工分别作了题为“富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协同碳汇提升的机制”和“云南高原河湖水环境特征及保护治理实践”的学术报告,与会人员围绕相关内容进行了热烈交流。
会后,与会专家和领导一行还参观了云南大学校史馆。

(会议活动现场)
据悉,云南省河湖水系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筹)由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和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共同承建,主要围绕河湖水系生态过程与驱动机制、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资源利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三大研究方向开展科技攻关,力争在引领学科发展、对接地方需求和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为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添砖加瓦。
近年来,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在科研与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先后获批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2019)、云南澄江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研究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2022)、杞麓湖高原浅水湖泊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22)、云南省教育厅藻毒素污染控制工程研究中心(2024)、云南省河湖水系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筹)(2024)和云南省Erik Jeppesen院士工作站(2024)。这些平台为云南高原湖泊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
来源:湖泊院;作者:张扬
初审初校:张扬;复审复校:王海军;终审终校:周起超